春暖花開,世博文化公園添新綠
作者: 史博臻 日期:2020-03-22
項目分啟動區、北區、南區三大部分,其中啟動區和北區已分別開工復工
植樹添綠,傳播希望,是我們與春天不變的約定。浦東濱江,隨著一棵棵樹苗種下,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市重大工程——世博文化公園開啟復工大幕。
據施工方上海建工園林集團昨天介紹,世博文化公園(雪野路以北)項目施工一標自3月初復工以來,現已有百余名工作人員到崗,種植近百株喬木,完成場地平整6500平方米。
為了和時間賽跑,隊伍中的每個人都全力以赴
3月,是草長樹生的黃金時節;樹木,是世博文化公園的主打風景。復工忙,成為這里的常態。世博文化公園一標東至盧浦大橋—長清北路,西至黃浦江,南至現狀雪野路—國展路—龍濱路,北至黃浦江,由上海地產(集團)有限公司開發建設,綠化面積超過42萬平方米。在通往世博文化公園建設現場的道路上,一輛輛工程車來回奔波。綠皮卡車在園區內的空場地停下來,后車廂里,運來的是準備栽種的喬木。工人們合力,把一棵足有五六米高的大樹卸下,小心翼翼地移向植樹點,然后將樹擺放挺直,再填滿土,晃動樹木看看牢不牢固,這樣便完成了一棵樹的栽植工作。此時,松軟的泥地里留下了一長串清晰的腳印。
據了解,樹栽下去后,建設者們要時刻留心樹冠、樹形、景觀效果,還得考慮以后葉、色、花、果的走勢,這些都仰仗每一項精準到位的前期措施。為了和時間賽跑,綠化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都全力以赴。
復工安全、防疫安全,兩邊工作都不能掉以輕心。在項目部,按照防疫要求,項目區域采取全封閉管理,劃分辦公區、生活區、施工區3個獨立分區,并對場內不同區域實行顏色管理,標明風險等級。生活區內,設置了獨立隔離觀察點,還實行個人手機漫游軌跡信息查詢制,設置隔離人員專用垃圾桶;工地入口處,健康觀察點逢進必查,對所有人員實施體溫檢測。這張“防護網”確保了工地疫情防控全覆蓋、無遺漏、落到位。
最后一塊“拼圖”敲定,生態新地標呼之欲出
用最珍貴的地塊,建市民共享的大公園。世博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,表明了上海打造“生態之城”的決心。世博園后灘地區,擁有天然的淺灘濕地,有條件打造成為黃浦江綠色長廊中最彰顯生態城市形象的區域。世博文化公園坐落其中,總用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。
生態是公園的肌膚。項目負責人介紹,世博文化公園的生態性不僅體現在宏觀意義上,也體現在實際建設之中。公園內種植高大喬木,營造出一派森林的感覺,也引入一系列先進生態理念和技術,應用于土壤修復、水系凈化等方面。
文化則是豐滿這座大公園的內核。通過世博場館的后續利用和道路肌理的景觀化延伸,上海要把“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”的故事傳承下來。
苗木種植、景觀造型、圖紙審定……復工后,各項工作有序推進。上個月,世博文化公園方案最后一塊“拼圖”敲定,即世博文化公園(雪野路以南)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獲批,意味著這座大公園進入全面建設期。據了解,世博文化公園共分啟動區、北區、南區三大部分,目前,啟動區和北區已分別開工復工。
——本文來源 文匯報